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新闻 > 汽车新闻

广州治堵大计30项 被质疑不限公车不限上牌

2011-01-10 08:39:00    作者:陈捷生   来源:南方都市报  

后亚运广州治堵初步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反响却不如预期一样热烈。昨天,不少广州市民连称方案“看不透”,理由是:方案“诸多思路,甚少实招;尚待研究,没有日程;目标明确,步骤模糊”。这一限行措施在网上引来了不少骂声,不少网民误认为广州将全面实施外地车限行政策而发难。

  后亚运广州治堵初步方案千呼万唤始出来,反响却不如预期一样热烈。昨天,不少广州市民连称方案“看不透”,理由是:方案“诸多思路,甚少实招;尚待研究,没有日程;目标明确,步骤模糊”。

  后亚运的广州交通是炙手可热的大事,治堵之路怎么走,是千百万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尽管此前不少车主纷纷通过媒体向政府出谋献策,然而,《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讨论稿)》真正发布时,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在市民当中引发激烈争论。记者昨天的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都表示“方案较虚看不透”。

  家住天河东圃的鄞先生,每天前往五羊新城上班都在为“找路”发愁,从中山大道、黄埔大道转战临江大道,无论哪条路都车多拥挤,因而非常关心治堵。可看过方案后他的感觉却是:就像在打太极,软绵绵的无处着力,因为“诸多思路,甚少实招;尚待研究,没有日程;目标明确,步骤模糊”。他告诉记者,方案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主力治堵方向没有变,也提出了5年治堵计划,并配有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中心城区干道时速等硬指标,应该说目标非常明确,不过,其余的配套手段却十分模糊,比如说是否限外地车、是否收拥堵费,这些都没有定论都说还要研究;比如说提高停车费,目前也没有一个具体标准,只是一个思路;而政府要增加公共交通投入,具体增加多少方案也没有说明;各个职能部门如何各司其职也未见,“治堵方案应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的量化指标,并明确责任部门,这其实不像一个方案,更像一个治堵思路”。

  热点

  不限公车如何治堵?

  市民:广州公车其实过剩

  当一系列“限”的措施在治堵方案中被提出之际,公车问题再度受到网民们的关注。网易新浪上不少网友一针见血:广州治堵先要限制公车数量。

  这些年来,公车添堵的例子为数不少,一名政府人士称,“政府一开会,东风路上一定堵车,大到市长小到科长都有车,都在同一个时间段往一个地方赶,不堵才怪”。一名网易广州网友则称,“广州敢于公布公务车的数量吗,有多少车是纳税人的财政补贴?有多少公务车被公车私用了?”

  广州到底有多少公车,相关方面确实从来没有正式公布过。广州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公车?有市民认为,未必如此。市民林先生说,广州已经参加过多次无车日活动,活动当天封存了9成公车,即便比例如此之高,也未见有哪个机关单位因为车辆封存而受到严重影响乃至无法正常办公,这就说明,广州公车数量其实过剩,应该削减。

  新车上牌为何不设限?

  专家:限牌会造成社会不公平

  在广州治堵大计的30项措施里,未见此前颇受关注的“限制上牌”。

  “除了限制上牌将影响GDP增长外,更大原因在于它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昨天,作为参与方案讨论的30名专家之一的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技术研究所所长徐建闽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解读讨论稿。无独有偶,华工交通学院的教授靳文舟也认为,广州交通拥堵的问题,与车辆的使用率有关。就目前如此高的车辆使用率,采取限制上牌的措施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如今,小汽车已经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所需的耐用品。每个市民都应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限制上牌会造成新的不公平。所以我们不提限牌,而是主张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徐建闽说,“不限上牌,但是限制使用。”

  外地车货车不能进城?

  有关人士:网民理解有偏差

  昨天,网上讨论最为热烈的就是治堵方案中的限外地车。方案中表述,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将研究推行禁止非本市籍机动车在市区行驶的措施,这意味着,广州或在高峰时段拥堵区域限行外地车。

  不过,这一限行措施在网上引来了不少骂声,不少网民误认为广州将全面实施外地车限行政策而发难。

  相关政府人士表示,外地车限行只是会在适当的时期来研究推行,是否采取举措,采取什么样的举措,还得视治堵进度而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便是限制外地车,也不会是全天候、整体行政范围的限行。

  与限“外”一并提出的还有限“货”,今后,广州东南西环及北环高速都将分步纳入货车限行范围。有货运单位叫苦连连,“一辆车一年年票都要6600元,还有很多地方都要收年票次票,现在连环城高速也不让走,那广州以后怎么去呢?运费那么低,油价那么高,还要我们绕道北二环西二环,路程又远,过路费又贵,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停车费要涨价?

  交委:未制定新收费方案

  根据方案,广州将调整全市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提高停车费用,并按照“区域差别化,时间差别化”的原则,将市区域划分三类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收费。对于路侧停车、路外露天停车、停车楼(库),每天7:00—22:00实施阶梯性的停车价格。对于住宅停车、夜间停车及驻车换乘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

  停车费的高低车主同样密切关注,昨天有传闻称,“广州市交委已向市物价局提交了《新停车场收费标准方案》,市物价局正在进行成本审核”。记者就此采访广州市交委,有关负责人却表示,没有听说过有这件事。其称,目前治堵方案还没确定下来,方案中所讲的只是原则,具体幅度多少、何时提价,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统筹安排。

  有市民则认为,提高停车费旨在以经济手段遏制开车出行量,但对于交通缓堵并不见得会有多大成效。市民陈先生说,“很多消费场所都有停车优惠,只要住宅停车不加价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采写:南都记者陈捷生 南方日报记者 陈洁娜

赵宇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相关阅读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