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8 09:22:00 作者:张毅中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自主品牌发展壮大,合资厂家力拼研发,汽车消费深入内地 ……,消费者更加理性务实 今年广州车展,似乎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十年后的中国车市。
业内声音
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吴迎秋车展反映车市原生态
纵观今年车市,我认为,昔日动辄30%、40%的高增长难以再出现,车市回归平稳增长态势,甚至不排除个别年份会出现1%、2%抑或是负增长。2012年车市和今年相比将不会有太大改变。
车市增长比例在下降,车展持续火爆就很不正常。虽然本届广州车展也存在“虚火”,但已经看到一些缩水迹象了。我和许多汽车企业私下交流,尤其对一些自主品牌、后进品牌来讲,可能参加这样闹哄哄的展览远远不如抓销售和研发来得实在。还是那句话,车展是车市的反映,车市不好,车展一定会缩水。明年车展规模一定会缩小。
汽车公社卫金桥豪华车或成明年增长先锋
广州车展是下一年车市的风向标,我认为明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会保持低位的增长。东边日出西边雨,与低端汽车不同,豪华车在今年风光无限。众多豪华车企负责人对明年的发展都相当乐观。
再火3-5年后,豪华车终究还是会沿着发展的曲线往下走。目前豪华车还有再上升的空间,现在还不是顶点,至于顶点何时出现,我预计不会超过5年。中国人的炫富心理恐怕是全世界最强的,如果政府不加强对大排量汽车的限制,豪华车的增长会更加畸形。
新华社资深记者张毅中低端车是自主品牌优势所在
对于自主品牌来讲,在目前的情况下,未来数年走高端路线是很难的,但完全可以走上一条“高质低价”的路线。自主品牌的优势是中低端车市场,高端品牌不是其优势所在,所以自主品牌可以搞中高端车,但是不要指望这些车能带来多少销量,带来多少利润,只能是证明你有能力做中高端车。而要把功夫下在小排量的车上去,这是自主品牌的优势所在,不能放弃,不能去攻占优势之外的阵地。
记者牛莉王时静陈瑶整理
□张雁飞
今天,一年一度的广州车展即将闭幕。2011年不仅是中国车市转入理性增长的一年,更是中国车市黄金十年的收尾之年,作为全年的收官车展,广州车展自然意义非凡。
过去十年间,中国汽车行业的年产销量由200万辆增长到1800万辆。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中国跻身千万级汽车俱乐部,能源、环境、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今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产业转型升级尤为紧迫,中国汽车产业转型之路将走向何方?
自主品牌发展壮大,合资厂家力拼研发,汽车消费深入内地,消费者更加理性务实……今年广州车展,似乎让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十年后的中国车市。
自主品牌大放异彩。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车企纷纷展出了自己的新技术和研发成果。比亚迪的1.5TI+DTC动力总成技术、吉利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等等,均显示出自主品牌技术研发能力的巨大突破。以前自主品牌就是品质不好、技术不行的代名词,但现今它们的进步让人欣慰。华晨V5,传祺GS5、吉利GX7等自主SUV,均表现出过硬的技术水准和造车品质。未来十年,自主品牌将全面发力,其研发成果将集中推出,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力都将迅速赶上合资品牌。
合资自主成为亮点。启辰、首望、理念以及东风本田的思铭集体亮相,很是热闹。新华社资深汽车专家张毅认为,很多人诟病合资自主品牌,有人说是伪命题,有人说全是老旧车型。我们必须看到,合资自主最大的功用是合资企业建立研发基地,开创独立研发能力的基础,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研发团队。合资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的研发技术中心,拥有独立的研发能力,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汽车厂,才能摆脱沦为装配工厂的命运。因此,合资自主品牌的争相推出,肯定是一个好事。十年后的中国车市,将看到更多类似于上海通用新赛欧一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车型。
“中国车市必将迎来又一个增长的黄金十年!”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对此充满信心,“我们目前正处在一线市场换购新车、二线三线城市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汽车消费正在启动的时期。”的确,在这些汽车消费浪潮叠加的情况下,中国车市未来十年的增长不能不让人振奋。
此外,本届广州车展上,新能源、混合动力、小排量车型的走俏,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理性与务实。可以预见,十年后的中国大街上,两厢车、小型车、新能源车将大行其道。
穿越下一个黄金十年——从广州车展,我们仿佛已经听到发动机的轰鸣,中国车市,即将启动新一轮竞技大赛。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