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新来的搅了生意特斯拉美国遭围剿

2014-03-31 10:30:00    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特斯拉;新旧之争;美国汽车;美国媒体;连线
[提要]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来红遍全球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有可能遭遇“后院失火”。面对经销商集团的围剿,更令特斯拉心寒的,或许是同为制造商的其他汽车企业,竟然也是同谋。

  原标题:不能让新来的搅了生意 特斯拉美国遭围剿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来红遍全球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有可能遭遇“后院失火”。为保护传统汽车产业的利益,新泽西州目前正在酝酿一项旨在禁止电动汽车的法案。一旦该法案通过,新泽西的消费者将无法在本州内购买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遭遇传统汽车产业的围剿。势力强大的传统汽车销售商,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游说政府推出不利于这家来自硅谷的汽车公司的政策,以期保护自己的垄断利益。对此,《连线》评论称,这种情况已经引起社会对某些打着市场自由竞争旗号、实则只为保护既有产业的政客的警惕。

  特斯拉之所以“招惹”到传统汽车的销售商势力,主要原因在于它在销售模式上的创新。与传统汽车销售企业不同,特斯拉的销售终端不是停满产品的大卖场,也没有亦步亦趋说个没玩的销售员。它们一般设立在大型的商业中心,前卫、干净、整洁,富于现代和科技感。顾客们可以自由体验样车,学习电动汽车常识,预约试驾,但并不需要在店里作出购买决定。实际上,他们也不能。因为所有的销售,都要通过网络直接跟特斯拉公司完成。随时随地,最纯粹的一买一卖。

  这种“简洁”,恰与当前销售模式的繁冗、不公形成对比。在现有的模式中,传统经销商面对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占据强势地位。在各州的特许经营制度下,它们享受诸多权利,又能躲避应有的责任。可以说,特斯拉这种销售模式,恰恰击中了传统汽车销售的软肋,因而引发了这一群体及其政治代理人的反击。它们明白,一旦特斯拉在自己的地盘上扎根,消费者们必然会对现状提出了质疑与不满。

  目前,包括新泽西在内,美国许多州的法律规定,汽车交易必须经过具有特许资格的中间人,即销售商。新泽西州机动车管理委员会据此认定特斯拉的销售方式违法。美国彭博社援引该委员会发言人凯文·罗伯特的话说,“(委员会)没有发现任何足以支持更改该项法律的理由”,而“特斯拉对此亦早就知情”。

  对此,特斯拉表示,这一裁定及其过程都是荒唐和别有用心的。但在《连线》看来,不论如何,这一事件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美国政治经济的传统戏码:东海岸的共和党人,以政府必须保护自由竞争的名义,击败了来自民主党票仓——加州的激进资本家。

  面对经销商集团的围剿,更令特斯拉心寒的,或许是同为制造商的其他汽车企业,竟然也是同谋。

  据彭博社报道,通用汽车近期向俄亥俄州的一个参议员小组提交书面证词,支持一项将特斯拉专卖店数量限制为两家的法案。这家在金融危机中落入破产深渊的汽车制造商,对遭遇围剿的同行的态度是:只要生产汽车,特斯拉就是我们的对手,就必须和我们遵守一样的规则。

  对于通用汽车的行为,美国媒体提醒其新任CEO玛丽·博拉,这种手段或许能够增加通用产品的销售,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信任、支持特斯拉的阵营。《连线》就毫不客气地指出:虽然通用汽车的股价比最悲惨时恢复了25%,达到35美元。但特斯拉只用一年时间就从39美元上升到惊人的241美元。虽然这家新兴企业目前只销售豪华车型,但一旦在经济车型上取得成功,必将颠覆整个美国汽车市场的格局。

  背景链接:若想了解这场新旧之争的渊源,还必须回溯一下美国汽车发展史。在美国汽车工业起步初期,汽车制造商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尽管他们需要依靠各地的经销商来进行销售和服务,但一旦这些经销商在库存和设施上投入了真金白银,就失去了与制造商平等对话的地位。福特、通用等产业大佬们随时可以以更换经销商为由,强迫他们扩大库存,转移损失。为了不血本无归,经销商对此也只能忍气吞声。后来,各州政府注意到了这一不平等关系,相继出台特许经营制度,给予经销售在当地独家销售的权利,保证它们不再受制造商的压迫。由此,汽车制造商不仅失去了向经销商转移库存的能力,同时也在定价和服务环节失去了话语权。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曾经的弱势群体演变成为垄断集团,而垄断的直接结果就是增加了交易成本。经销商们获利丰厚,肆意为之。(何 文)

微信

初审编辑:
刘青
车迷公社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