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制度,严抓落实。中国重汽用质量赢取市场 ——大众网专访中国重汽首席质量官、质量部总经理范建明

2018-03-22 10:42:00    作者:唐克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2017年,中国重汽组织开展了以“提升经典工程、打造精品车型”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这项活动贯穿全年,集团上下高度重视。面向市场,用户第一,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系列活动,中国重汽全面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关注质量、追求质量的良好氛围,打造用户满意、自己得意的放心车、精品车,用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中国重汽组织开展了以“提升经典工程、打造精品车型”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这项活动贯穿全年,集团上下高度重视。面向市场,用户第一,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系列活动,中国重汽全面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关注质量、追求质量的良好氛围,打造用户满意、自己得意的放心车、精品车,用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月14日,中国重汽在济南举办了“有我‘中国重汽质量更好 中国重汽品牌更响’”故事会活动。发生在研发、生产、销售等人员身边的小故事,通过情景剧、诗歌、朗诵等艺术形式被表现了出来,展现了中国重汽在产品下线过程中每个环节里对于品牌与质量的执着追求。

  在故事会的间隙,大众网记者对中国重汽首席质量官、质量部总经理范建明进行了访谈。

  中国重汽首席质量官、质量部总经理范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为了保证质量,中国重汽自2017年3月开启“质量月”活动以来,产品质量优化再上新台阶。今年“质量月”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打造精品车型,围绕11款精品车型和13个精品总成部件的质量目标,制定出专项审核和质量提升计划,“我们对产品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质量又增加了一层保护衣。”

  打造精品车型,六个方面“质量问题回头看”

  尽管重汽从很早就在工程质量上严下功夫,逐步解决了许多明显的质量问题。在2017年,重汽还是梳理了20项质量关键问题。并要求每一个关键问题都要经过原因分析、责任落实、纠正措施、进展情况、预防措施、跟踪落实六个方面开展“质量问题回头看”工作。经过这一系列环节的层层标准的要求,使质量问题彻底得以解决。重汽计划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打造精品车型,用质量赢得客户的青睐。

  对此,范建明给记者举了一个车轮定位前束的例子。对于前轮前束的角度,是保证车辆方向自动回正的关键。在不同的装载情况下,前束的载荷量是不一样的。对此,范建明要求技术人员要正确核算前束在满载和空载时的载荷,在此基础上进行加权设计,合理增加固定部件的牢固度,解决长期行驶过程中前束角度的稳定性。在重汽的内部,每个质量问题的排查和解决,都严格按照标准流程,确保问题最终得以落实。

  质量管理制度没有高低,关键是如何落实到位

  在问到中外质量制度的差异方面,范建明认为,制度本身没有差异。无论是曼公司,还是中国重汽,其质量管理制度都遵循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关键是看制度如何落实。而制度的落实,归根结底还是要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西方最关键的差异在于文化差异。

  范建明介绍说,他在德国曼公司考察时发现,许多的工序并没有工艺手册的指导,依靠的是经验丰富的老工人的自我规范;而重汽则创新性的将制度与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要求所有的质量关键点都需要经过经过严密计算的标准数据进行规范,同时还在关键工序设置“质量门”,让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守门员”,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严堵漏洞。

  长期以来,“跑冒滴漏”的现象在全国各重卡产品上都普遍存在。在引进汕德卡之后,由于其发动机的先进性,对于运转条件要求很高,因此对于冷却系统的管道密封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经过仔细的排查,工程技术人员发现冷却系统密封的关键在于胶管在拆装后的形变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专门引入了一个“二次压缩恢复率”的概念,要求制造胶管的材料在压缩后恢复率要大于60%。同时,重汽质量管理部门还要求,这一数据的测试取得,必须要使材料经过零下40度的低温和100度的高温的大温差变化后取得,才能使胶管在实际使用环境下达到工况要求。

  如果说严格的数据测试保证了重汽产品具备统一的产品规范;而“质量门”的设置,则使得这一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得到有力的保障。上世纪80年代,许多生产线都有“质量关键点”的工序设置,在工序的关键位置设置质检员,对生产的零部件进行100%筛查和测试,保证产品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这一做法逐渐消失。而重汽质量管理部门在研究曼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时,发现曼公司仍然采用关键工序100%检测的质检员制度,并称之为“质量门”。重汽合理吸收了这一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将生产线上工龄长、经验丰富的的老技师安排在“质量门”环节,利用他们对工艺的熟悉程度,对成品质量筛查。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同时还体现了对长期参加一线生产的工人技术能力的肯定,一举两得。

  “不停车”服务降低质量风险

  在中国重汽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最核心的目的是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而对于客户来说,重卡的质量提升的意义在于使用风险的降低。作为运输工具,每一次质量事故都意味着客户经济的损失。为此中国重汽不仅严抓技术质量,还从客户方面着想,提出了“不停车”服务。

  为此,中国重汽在全国各地签约了3500辆备用车。中国重汽实施亲人快速救援服务,经预判24小时内不能修复完好的,为确保货物运输的时效性,由中国重汽负责协调第三方提供车辆,将用户所运货物由故障地运往目的地。此外,针对快递快运、冷链运输、绿化苗木运输、绿通运输牵引车,预判6小时内不能修复完好的,同样启用“不停车”服务。其中的第三方车辆费用由重汽来承担,并将挂车送回车辆故障地,从而实现“不停车”服务承诺。

  据介绍,2017年全年共有22辆重汽车辆启用了“不停车”服务。无论故障车是在新疆还是在广州,中国重汽的售后服务都会第一时间抵达并解决问题。这源于中国重汽配备了10000名专业维修人员、500家救援公司、3500辆代用车、5亿元配件储备。

  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重汽正在积极落实“不停车”服务承诺,而全年仅有22辆的备用车出勤率也反映了中国重汽扎实的产品质量。

  

  

  

微信

初审编辑:
唐克
车迷公社
更多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