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岩专访

2012-08-02 17:4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关键词:
[提要] 一、 关于吉利销售情况 Q:吉利今年销售目标多少,完成情况如何? 2012年6月销量为3.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6.2%, 2012年1-6月累计销量22.3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2%,实现全年460,000辆销量目标的48.3%。 Q:此次上市的GX7目前市场销售如何?您对这款车有怎样的的市场预期? 受到产能的影响,目前GX7月销订单在4000台左右,随着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产能的增加,相信这款车的销量将逐步上升,我们希望这款车能达到过万的月销量。 Q:面对不容乐观的市场,吉利如何应对? 吉利一直在做好自身的技术、品质、营销等功课,提升自身的体系竞争力。通过海外并购和自主研发,目前吉利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人才培养、海外并购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坚持“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发展战略,。 吉利今年将有数款新车上市,例如已经上市的GX7,将对销量的增长起到助推。吉利也通过在营销、渠道下沉等方面努力,增加销量。

一、 关于吉利销售情况
Q:吉利今年销售目标多少,完成情况如何?
2012年6月销量为3.4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6.2%, 2012年1-6月累计销量22.3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2%,实现全年460,000辆销量目标的48.3%。
Q:此次上市的GX7目前市场销售如何?您对这款车有怎样的的市场预期?
受到产能的影响,目前GX7月销订单在4000台左右,随着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产能的增加,相信这款车的销量将逐步上升,我们希望这款车能达到过万的月销量。
Q:面对不容乐观的市场,吉利如何应对?
吉利一直在做好自身的技术、品质、营销等功课,提升自身的体系竞争力。通过海外并购和自主研发,目前吉利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人才培养、海外并购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坚持“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发展战略,。
吉利今年将有数款新车上市,例如已经上市的GX7,将对销量的增长起到助推。吉利也通过在营销、渠道下沉等方面努力,增加销量。

二、 产品卖点
Q:全球鹰GX7的产品有什么特性?
全球鹰GX7锁定目标消费人群在30—45岁,个性特征充满激情与活力,爱挑战、不服输;所以全球鹰GX7的传播概念是“征服,征途”,就要通过这两个词来体现与表达目标消费群体的内心感受。
全球鹰GX7的四大产品特性成就 GX7“高性能中级SUV”的产品定位。
第一大产品特性是“安全”,在吉利GTSM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支持下,GX7的安全设计标准按照C-NCAP五星级标准进行设计打造。GX7还率先采用7安全气囊配置、防鞭打座椅配置,同级车中率先采用车外行人安全保护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车外行人的伤害。在7月6日公布的本年度第二批C-NCAP汽车安全碰撞测试评价结果中,全球鹰GX7以50.3的高分,获超五星安全评价,荣登自主品牌成绩榜首。
第二大产品特性是“时尚动感的造型设计”, GX7由吉利汽车研究院与世界著名汽车设计公司----乔治亚罗设计公司共同设计开发。整车造型圆润中透露着阳刚,沉稳中蕴含着霸气 ,时尚动感兼备;
第三大产品特性是“全尺寸、多组合、大空间”,GX7的前舱、后舱、行李舱空间布局分配完美,即使是身高1.9米以上的驾乘人员,感受也非常舒适。尤其是后舱地板平坦化设计,座椅还可以多重组合。
第四大产品特性是“出色的操控性能”,GX7的动力配置1.8L、2.0L、2.4L三种动力,搭载手动变速器及澳大利亚DSI 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先进的动力组合。GX7的底盘结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组合式梯形副车架;后E型多连杆独立悬挂+梯形副车架,具有优秀底盘结构。经过荷兰PDE公司对GX7整车底盘、传动、转向等系统的专业调校,塑造出GX7出色的操控特性。
Q: 全球鹰GX7的上市是不是太晚了?
消费需求没有早晚之分,重要的是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全球鹰GX7的产品特性在同类SUV中有着很强的“价值替代”,一定会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

三、 关于销售架构调整
Q:我们注意到吉利原来事业部称呼变为北、中、南区,吉利近期是否针对营销架构做了调整?
吉利在5月份是对架构进行了调整。最大的变化在于管理模式由 “纵队调整为横队”,调整前吉利采用品牌线管理,每个子品牌负责各自产品全国区域销售,现在把全国分为“北、中、南”三大区域营销事业部,每个区域营销部负责辖区内三个品牌全系列产品销售。
Q:吉利为何做出这样的调整?
吉利作出这样的调整是为了顺应目前汽车消费的发展趋势,实施渠道的下沉,深耕区域市场。以前是每个子品牌各自开发全国消费市场,现变身三个区域营销部后,每个营销部会精心负责管辖区域的销售,精研区域的消费特征,对区域市场会有更精准的把握。
三个子品牌的纵队转变为区域管理的横队,也有利于增加一线人员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包括经销商资源、车型、商圈、广告宣传费用等,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品牌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调整之后,吉利将对品牌和产品进行进一步再定位,使之更加精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使吉利的产品结构更加具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Q:吉利选择现在这个时间调整营销架构,是否跟自主品牌市场表现不佳有关?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近两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呈现下滑态势,2012年的市场已经与前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吉利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调整,也是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采用更为适合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有利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调配。
近几年,吉利一直处于稳健的发展态势,今年以来吉利一直稳定与乘用车前十名,发展相对稳定。

四、 关于自主品牌下滑的话题
Q:2011年至今,自主品牌市场出现了下滑,您对此如何看?
一是这两年合资车价格持续下探,挤压了自主品牌市场空间。众所周知,8万元以下的市场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活跃区域,而近两年以合资自主名义或者是合资车推出的经济车型,有价格下探到这个空间,将导致自主品牌份额缩水;
二是自主品牌目前技术实力和品牌溢价能力还不强。自主品牌在技术实力和品牌溢价方面仍然没有达到足够的实力,很难突围到更高的市场区域内与合资品牌较量;
三中国市场正在面临着结构性调整,资源分散出现短期下滑。行业层面讲,中国汽车厂家之多在世界上都罕见,有的厂家一年销量不足万辆,兼并重组,是现在中国汽车市场调整的一个重点;对企业来讲,为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暂时调整出现短时市场下滑,也正常。相信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规范化,自主品牌自身越来越有实力,我们在中国市场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 关于公务车、新能源车等话题
Q:公务车市场逐步向自主品牌开放,吉利目前做了哪些调整应对这一变化?
去年11月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对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做了规定: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其中机要通信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6升,价格不超过12万元;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轿车扣除财政补助后价格不超过18万元。表明公务车市场开始慢慢接受自主品牌,2011年10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建议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
对于自主品牌,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中国车市是开放度最高的市场,这么多年,自主品牌在合资车企的压力中长大,已经在技术、品质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对广大消费者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吉利已经实现了质的变化。
从吉利热销的帝豪EC7看,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凝聚了世界一流的造车工艺,达到了欧洲法规对汽车安全、环保、质量标准等诸多严格要求。无论在动力、舒适、安全等方面达到同级别合资车型水平。帝豪EC7,2011年获C-NCAP 46.8的高分,成为自主品牌中得分最高的五星车型;2012年1月,又在被世界最为严苛的碰撞测试机构欧洲新车评价组织(E-NCAP)进行碰撞测试,获得四星的高分,这是中国汽车在E-NCAP碰撞中目前为止的最高分。
随着吉利收购DSI变速器公司和沃尔沃之后,吉利在变速箱技术和汽车安全技术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政府采购做好了充分准备。
Q:4月18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吉利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中投入多大?处于何种状态?
《规划》明确定义——“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专家认为,新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会马上遍地开花,“这一政策更大意义是政府对节能减排的决心。”
目前混合动力的产业化条件比较成熟,纯电动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但鉴于技术差距,“十二五”只是起步阶段。
资深汽车评论员李安定则对纯电动汽车的前景也不乐观,他认为,电动车不要说远远达不到商业化的起点,连统一的测试和研发流程都没有形成,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和汽车企业必须意识到,无论是传统动力的提升,还是混合动力的使用,节能减排才是硬道理。
吉利在新能源车方面立足传统、储备未来,在开发并不断优化传统动力总成的同时,致力于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等多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以应对未来汽车动力源可能发生的任何转变。此次车展展出的电动车包括熊猫电动车和EC7混合动力车。

李国亮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