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汽车专题>问题汽油>详情

“问题汽油”频出能否改变中石化的霸道脾气?

    海南的“问题油”事件再一次让人们着实领略了中石化作为垄断巨头的霸道脾气,其属下的海南石油分公司不仅在“问题油”出现之始就通过一纸“郑重声明”将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而且即使是在大多数疑点都集中在其身上的时候,也依然表现出了十分强硬的姿态,认为当事的加油站位于海口市繁华路段,每天在此加油的汽车至少有1000辆,如果真的是汽油品质有问题,应该是大规模爆发才对,而不是像目前这种零散式的出现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见棺材不掉泪”,意思是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我们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中石化的霸道脾气可谓是十分妥帖。
  
  今年1月初,香港地区有几千辆的士出现死火,当地的士司机将矛头对准了中石化及其加油站,从而爆发中石化“的士死火门”,而中石化此前在上海推出沪4车用汽油时,也曾遭到用户质疑,称车辆发动时“会出现抖动且耗油量提高”。后来香港机电工程署公布的“石油气车辆事件”调查结果认为,由于中石化未能提供充分合理解释,项目小组有合理“怀疑”在重点调查时段内,中石化有违规操作的行为。这一结果公布后,中石化的态度终于由最初的强硬转为“欢迎”,并考虑优化有关安排。
  
  今年3月,中石化在河南也出现了“问题油”事件,而在“问题油”爆发之初,中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在国II号乙醇汽油向国III乙醇汽油过渡期间,公司向汽油中添加了环保添加剂,现在车辆出现的问题是过渡期间的正常现象”。而一加油站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话语更是雷人:“是车不适应新的环保添加剂。我们的油没有杂质。谁说我们有杂质,让他们来和我们对质!”
  
  但随着投诉的增多和事态的扩大,中石化不得不抽取“问题油”样品送检,并于4月28日公布了93号问题乙醇汽油的调查结果,中石化将此次事件认定为“在质检环节上管理不善、把关不严、操作失误造成的严重质量事件”,并公布了“问题油”溶剂洗胶质和锰含量超标的调查结果。同时向消费者道歉,出台相关补偿办法。
  
  由此可以看出,中石化的“问题油”并不是第一次,其提供的油品质量也并非像其广告中强调的那样完美无瑕。可为什么在面对又一次来自海南车主的质疑时,其不是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从自身角度查找问题,而是再次以强硬的口气匆匆忙忙抛出一纸与己无关的声明。面对汽车厂家“确定是汽车使用的汽油品质有问题”的说法,中石化亦是三缄其口,不予回应。对于中石化而言,如果说汽油有没有问题还需要等待权威部门的检测结果,那么,态度上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中石化的这种沉默,是理屈词穷的默认,还是对消费者不屑一顾的冷漠?
  
  早在中石化河南“问题油”时间出现后,就有专家指出,中石化“问题油”事件折射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优质油卖不出好价钱,价格政策调节的不科学和不明确性,同时,相关部门也不能有效地督促石油企业投入资金改进技术,因而,不愁油卖不掉的石油巨头不会积极改进油品的质量问题。
  
  这一观点在海南“问题油”事件中再次得到印证。
  
  但幸好,车主、媒体和政府相关部门都没被中石化的强硬吓到和迷惑,在车主的坚持下,在媒体的跟踪下,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迅速介入,对海口和文昌一些加油站油品进行抽检,送往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检验。
  
  我们相信,在相关部门介入之后,“问题油”究竟是否真的有问题,很多就会有一个权威的结论,但在结论出来之前,我们可否要求中石化改一改自己霸道的脾气,拿出“国有大型企业”的风范来,承担起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问题油”事件,以开明的态度对待来自车主和媒体的质疑,给社会一个真实、公平、及时、合理的解释。毕竟,问题汽油伤的是汽车,而问题态度伤的则是广大消费者的心,损害的是自身的企业形象。

胡丽娜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