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5 11:49:12 我要评论
刘涛 来源: 财经网财经网5月15日报道 作为轻型商用车领域绝对龙头,江铃汽车(000550.SZ)试图在乘用车市场有所建树。不过,至少从目前看来,市场对江铃汽车的“商转乘”路途并不看好,其基于自主品牌的SUV产品驭胜上市已有一年半光景,销量却迟迟未达预期。
2010年底,江铃汽车首款采用福特技术的高端SUV——江铃驭胜正式登陆市场,作为江铃汽车转型乘用车的重要产品,却未能成功打开市场。
华泰联合分析师姚宏光在调研江铃汽车后称,驭胜本是公司成长模式转变的关键突破点,但其市场销量未达预期。对此,江铃汽车的回应是,驭胜作为一个新品牌,公司预计老客户对江铃汽车的信任度较高,因而并未大力宣传,价格也稍贵,因而市场并未接受。
实际上,从江铃汽车每月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对于驭胜的表现始终遮遮掩掩,仅将SUV与JMC品牌皮卡合计计算销量。在多个网站的产销数据中,也都未能找到驭胜的销售数据。
按照华泰联合证券的调研结果,驭胜目前一个月销量仅为800台左右,远远低于竞争对手的表现。数据显示,本田CR-V月销量已经达到2万,上市刚满一年的比亚迪(002594.SZ/01211.HK)S6月销量也已经突破1万辆。
但驭胜未能成功并没有减少江铃汽车对乘用车的追逐,今年4月,江铃汽车发布公告称,将从合作伙伴福特汽车公司引进新款SUV产品U375,董事会已经批准高达2.22亿元的前期费用,主要用于相关的工程开发费用和购置模夹具。
不过福特对于江铃汽车试图“商转乘”的举动支持毕竟有限。目前,江铃汽车尚未形成有效的自主研发能力,每年还需要向福特汽车支付巨额的技术许可费用。
福特汽车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每每提到江铃汽车,总是用“福特汽车在华商用车投资企业”来定位。福特汽车在华扩张乘用车,精力仍然集中于对长安福特的支持。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除了福特的战略考虑外,“江铃汽车目前的销售网络也并不能支撑乘用车战略的推进,目前江铃汽车乘用车领域仍然大量依靠商用车网络进行推广销售,必然制约其竞争力。”但以商用车见长的江铃汽车,若要重新建立乘用车销售网络需要较大投入。
在讨论江铃汽车的论坛以及股吧中,就有人直言,每次公司发布消息,如果没有乘用车领域的投资计划,便是利好。
此外,江铃汽车多年苦心经营的商用车,也在2011年遭受了市场下滑的影响。据江铃汽车年报所述,尽管2011年公司营收规模达到175亿元,增长11%,但却是放宽经销商信用额度所致。2011年伊始,江铃汽车即将经销商信用额度上调至8亿元,仅仅两个月后,公司再次上调额度,达到10亿元。由于对经销商信用放宽,江铃汽车2011年应收规模大幅上升,其中应收票据增加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5%;应收账款也出校较大幅度上升,同比增加86%。
本刊记者就江铃汽车驭胜表现以及未来乘用车战略咨询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全实,不过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对方回应。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