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本站搜索:

新能源规划尘埃落定 专家解读六大疑问

2012-07-12 14:57:15     作者:    来源: 21世纪经济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规划,上海车牌拍卖,混合成本
[提要] 腾讯汽车(微博):各位腾讯网的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汽车界的著名专家和媒体人,来和我们聊聊新近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徐锋:《规划》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它指导的目标很明确,这个政策现在到底好还是不好,到2020年才能去检验。

三位嘉宾合影

  腾讯汽车(微博):各位腾讯网的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汽车界的著名专家和媒体人,来和我们聊聊新近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一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老师,一位是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南辰老师,最后是《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版主编徐锋(微博)老师。欢迎三位。

  针对7月9号刚出台的规划,我们跟2010年的征求意见稿做了一个对比,发现其中有一些比较重大的变化。第一个就是关于技术路线,之前的征求意见稿是把纯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战略方向,现在又补充了很多,比如说插电式混合动力,还有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和节能内燃机汽车,作为当前主要普及的对象,三位老师认为这么大的一个变化,未来会对整个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技术路线:纯电动是发展方向 混动是商业化重点

  南辰:本身新能源汽车是处在不断向前摸索发展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站在任何一个静止的时间结点上去做一种对比,可能不是很科学。包括燃料电池技术,包括纯电动技术,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这些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发展,我们这个《规划》制定的周期比较长,所以它肯定要在制定过程当中,参考汽车业前沿技术发展到什么样,它的产业化前景又是什么样,这是具有对比性的眼光。

  今年两会期间,我跟万钢部长聊过这个事,当时在三月份的时候提出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他的原话是:“纯电驱动是指你电动车或者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是增程式的电动车,它80%以上的功耗是靠电机驱动。”这是这次新能源规划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在技术路线方面,把纯电驱动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定义为新能源,同时又兼顾了在产业化方面的这种节能需求,也就是说强调了对一般的混合动力和节能汽车发展的一个未来的规划。

  所以总体看,我个人感觉这一版公布的《规划》,还是非常有针对性,它制定了技术路线,方向也是非常清晰的。

  徐锋: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原来其实三个话题:燃料电池、纯电动跟插电式混合动力。现在为什么把非插电式纳入进来?国家还是考虑到商业化的问题,到2020年,这十年时间里头,中国自己会不会推动,推动什么样的程度,大家心里是没谱的。尤其油电混合动力这块在全球普及的话,它整个方向是可以看得见的。《规划》里面提到两个词很关键,重点推进,推广普及。重点推进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说明这还在过程当中。推广普及说明这个产业已经成熟,可以完全进行商业化推广了。国家一方面在摸索,一方面在现实里面通过市场去检验这个市场会怎么样,两条腿同时走,是比较稳妥的一个方式,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原来大家觉得不是方向性的东西,在这一版里面,很多目标都已经细化了,这个我觉得大家知道的意义可能更现实。主要是这两个层面。

  赵英:我觉得新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总结和吸收了国际国内对新能源产业化的实践经验。因为从国际上来讲,目前普及最快的,还是普锐斯油电混合,这一版把它纳入到里面,作为方向,而且要加速推进它的市场化,不是一个层次。

  另外一个,这个考虑到了国内这两年来实际推进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再有一个,对各种技术路线,反映了最后整个的行业、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基本达成的一个共识。

  所以说这个新版,我认为第一,比过去的那个更加贴近现实。第二,在目标制定上,还是考虑到了国内和国际的经验。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我总结就是叫十年一百万辆,所谓十年,就是经过十年的过程,所谓一百万辆,就是丰田的普锐斯在美国和日本当年的产量和当年的销量达到一百万辆。所以这个过程在中国能不能避开?这是一个很大问题。现在新版里头把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和一般节能的混合动力汽车都做了一个考虑,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技术路线更加趋向于现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另外一个,这个新版里头,在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上也做了一些调整,财政上没有限定那么大的规模,这个我理解就是要有一定的弹性,根据它推进的具体的情况来决定。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到减税,因为实际上新能源汽车推进最终到了一定的规模以后,它主要是要依靠减税来鼓励和引导购买,不可能是国家的长期补贴,国家财政补贴是慢慢退出的,长久来讲,减税可能起到的作用更大。

  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说,路线更加清晰,而且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为实践中政策进行灵活调整,它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system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