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的进口车商 销售模式须改革
2012-11-12 17:06:00 作者:刘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要评论
[提要]对于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张志刚认为,国产车品种达到250个,进口车品种210个,市场上存在400多个汽车品种,世界少见,直接导致竞争格局非常复杂。迟亦枫称,亚市有400多家经销商,原来做进口车的经销商占33%,现在变成45%,“说明进口车经销商生存状况比合资、自主品牌要好。
北京爱马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今年特别忙碌,几乎每个月都要到天津、上海、大连这几个汽车整车进口海关口岸去转转,“今年进口车市不景气,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
郭建清代理林肯轿车,在国内开了5家店。由于提前减少进货量,目前这5家店的总库存只有87辆,平均一个店10多辆车,“基本上没有库存。”
但郭建清仍然忧心忡忡,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库存可以消化,关键不是库存问题,而是如何赚钱。他估计,30%的汽车进口经销商是资不抵债的。 “销售网络模式必须改革。”他表示。
对于国内进口车经销商来说,今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连续几年进口车市场爆发式增长撑大了经销商们的胃口,而需求骤减使得大多数经销商 “消化不良”。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下称“亚市”),这个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素有“全国汽车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综合性汽车市场里,聚集了400多家各个汽车品牌的经销商。进口车市场出现拐点式变化,在亚市有着更为明显的体现。
“截至10月,今年进口车同比增长超过20%,远高于车市整体水平,但为什么经销商大喊赔钱?因为单车利润降低了。”亚市总经理迟亦枫在9日举行的“2012北京进口汽车博览会”论坛上公开表示。
亚市每月都会对市场上汽车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监测,数据显示,以一款路虎车为例,去年8月原价200多万元的车,需要加价70万元,加价超过30%,但到今年11月份,仅加价1.8万元。
去年7月份,亚市的进口车几乎全部需要加价购买,尤其SUV车型,而到了今年10月份,只有一款车——保时捷加价。“今年进口车有优惠的经销商占82.6%,进口车加价成风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迟亦枫称。
迟亦枫告诉记者,亚市有130多家进口车经销商,今年30%的经销商赔钱。
进口车经销商不赚钱,这在进口车市场井喷的2010年前后,简直无法想象。但当市场需求出现疲软,且市场对进口车产品需求出现变化之后,那些并没有感受到市场变化、一味扩大进货量的经销商,将不得不面对库存猛涨的事实。
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9月份,我国进口汽车90.09万辆,同比增长23.6%。虽然销量增幅已比1~8月份有所放缓,但增幅远高于车市整体水平。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进口车市场出现了几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品牌分化和产品排量下移,更多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百花齐放,以往大排量产品占比较大的局面发生了变化,排量在3.0 L以下的产品市场份额已经占到84.4%,其中2.5~3.0L的产品份额最大,而排量在1.5~2.0L的车型市场份额增长最快。
其次,是经销商库存增大,销售价格异动明显,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对于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张志刚认为,国产车品种达到250个,进口车品种210个,市场上存在400多个汽车品种,世界少见,直接导致竞争格局非常复杂。
“销量大的进口车逐渐开始本地化生产,由合资产品替代,因此,会导致进口车增速下滑。”张志刚称。
从2010年进口车销量猛增80%,到去年回落到30%,再到今年20%左右,进口车市场进入了下行空间,但国家信息中心经纪资讯中心首席研究员刘明却认为,进口车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高于社会内需增长,理由是乘车需求高端化、多样化基础仍然存在。
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汽车经销商加入进口车销售市场的重要原因。
迟亦枫称,亚市有400多家经销商,原来做进口车的经销商占33%,现在变成45%,“说明进口车经销商生存状况比合资、自主品牌要好。”
在亚市销售的新车,占北京市场新车总量的21%,但亚市销售的进口车,却占到北京进口新车的31%。
“国产与进口车将由互补到竞争,因此,明年市场更为复杂。”刘明预测道,明年进口车增速将保持在10%~20%的水平。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