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康有乐
手机查看
工作闲暇,再次翻开厉彦林《齐风淄火》,读到第二章《一簇绚丽的思想之花》时,不知不觉沉浸其中,我被“稷下学宫”当时所涵盖的宏大内容所吸引。厉彦林曾亲自前往寻找稷下学宫遗址,追逐历史足迹。书中说道,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公立大学,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更是中国思想学术史上“百家争鸣”的神圣原地。这让我大为震撼,没想到在那个历史时期,我们齐鲁大地竟然有这么伟大的历史成就,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厉彦林说:“思想和思维的独立,是稷下学宫的命门。”稷下学宫在齐国大地上,绽放出灿烂的思想之花,像一团熊熊的燃烧的火苗,流光溢彩。读到这里,我更加沉浸其中。这思想之花被厉彦林简要概括总结为了十七条:
一是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的变革观念;二是尊王室、攘夷狄、社稷是主、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三是尊贤智、尚有功、使有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四是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政合民意、令顺民心的政治方略;五是重法治、尚礼义、行教化的社会准则;六是国有明君、朝有贤臣、和而不同的政治环境;七是礼贤下士、悬赏纳谏的政治生态;八是井田畴均、均田分力、相地而衰征的地税制度;九是以农为本,农工商贸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十是来天下之人、聚天下之财,优商惠贾的对外开放政策;十一是诚工、诚农、诚贾,不违农时、取民有度,鼓励生产的科学态度;十二是亲善邻邦、取信诸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称霸方略;十三是庙算、慎战、知己知彼、运筹帷幄的奇兵妙计;十四是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的取胜战术;十五义利并重、存亡救绝的价值取向;十六是尊教重士、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文化政策;十七是不修小节而耻功名不立的人生追求等等。
一口气品读完这十七条对齐文化精华的总结,内心澎湃起来。当然这只是精华十七条,还有诸多没有一一总结列举。可见厉彦林对齐文化研究之深、之透。总结之全面、精准、到位,让我深刻感受到当时齐文化发展之鼎盛,更让我学习了中国的历史、齐文化的历史。更让我明白了稷下学宫成为世界第一所公立大学,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重要地位和社会价值。
这不由得让我再回看书中的几句话,恰好应景。书中说道“任何一种真理都不是伟大人物的心血来潮或偶然发现,而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求真理的结晶。”“任何建筑都可能倒塌,而精神大厦与其他建筑不一样,它筑在人心上,高高耸立于灵魂之巅。”“精神的形成需要继承与发扬,更需要心灵的冶炼、实践的考验和岁月的锤炼。”
厉彦林总结的齐文化精华,与当今我们国家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思想和价值观念等是一脉相通的。通过品读厉彦林的作品,我学习到了中国的历史,认知到了齐文化的精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厉彦林学习、研究、总结、提炼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这正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所欠缺的。我切实体会到了学习、总结、思考的重要意义:
一是学习永远不晚。记得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列宁有几句读书学习的名言,那就是“我们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等等。看当今,很多在校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下,不知道学习、不愿意学习、不会学习,在该读书学习的时候不学习,在有条件学习的时候不学习,将来悔之晚矣。特别是参加工作的成年人,表面上是忙于工作,忙于事务,没有时间学习,其实是不想学习、不愿学习、不会学习,导致了思想长年没有进步,业务长年没有提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甚至导致终生碌碌无为。所以,从厉彦林的作品中,我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学习永远不晚。
二是总结就会有提升。厉彦林先生追寻稷下学宫历史遗迹,学习研究齐文化,总结提炼出齐文化的精华,不仅挖掘出了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给未知者赠予文化大餐,更警示当代人要学习历史精华,吸取精髓,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专于某一领域钻研,善于总结这一领域的方方面面,必定会在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某一方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精华和精髓。只有这样个人才能不断提升进步,以个人提升带动他人提升,以某个领域进步引领其他领域进步,以致为整个社会进步发展作出贡献。
三是思考就会有创新。学习需要思考,工作需要思考,遇事还需“三思而后行”。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很多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事不去过问、不去思考。甚至对个人的事情和工作疲于应付,完事大吉。做事的时候,事前没有细致完整的谋划、事中没有科学有效的操作、事后没有深刻全面的总结和思考。事前、事中思考不够,做事成效不佳,离完美相差甚远;事后思考不够,经验教训提炼不到位,难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和指引。个人综合素养难以提升进步,工作不能创新发展,事业何谈蒸蒸日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在这里,我认为思考就会有创新,思考就会有提升,思考就会有进步,万事思考就会有发展。
初审编辑:何泉峰
责任编辑: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