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汽车专题>2008齐鲁秋季汽车展示交易会>嘉宾访谈
专访上海华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岩
张洪岩: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工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MBA)毕业。上世纪90年代其创建的“新大洲营销模式”一度成为摩托车行业典范。2001年担任西藏珠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职务,为该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进入汽车行业,2007年3月担任上海华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8年一月份,上海华普在山东、北京、四川等传统优势市场突然井喷,销量同比上升128%,由于产能不足积累下的订单,直到6月才完全消化干净。今年1---8月份,上海华普实现销售2.6万辆,同比增长33%,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完成全年国内销售4.3万辆的目标不成问题。上海华普的强势崛起绝非偶然,两年来的产品定位调整、营销服务模式创新终于开花结果,现在华普终于在全国汽车行业逐渐进入调整期的大背景下,上海华普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在奇迹背后,华普人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华普销售公司总经理张洪岩先生。
调整结构实现差异化营销
“华普汽车才成立7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汽车企业。2006年以前,发展一直比较困难。但是,自从去年我们前往华普接管各方面的工作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通过对产品、内部管理等一系列的结构性调整,华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差异化营销。”张洪岩告诉记者。
2007年3月,张洪岩来到华普之后,首先,在狠抓产品品质的同时,对产品线进行了梳理,把过去配置较多、品种较多、产品线过长、不是适销对路的品种进行了缩减。经过调整之后,产品矩阵更加清晰,产品品质也迅速得到提升,并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其次,他们对品牌战略进行了调整,过去华普汽车提出“享受海派生活,弘扬海派文化”,但是这样的品牌诉求概念模糊,不太适合企业品种的情况和客户群体的情况。所以,他们对此做了调整,对品牌定位调整为“华普汽车实用典范”。经过调整,产品定位更加准确,更能诠释品牌内涵,市场认可度随之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