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汽车专题>首届国际概念汽车设计大赛>头条新闻

首届国际概念汽车设计大赛简介

 

一、前言

全球金融危机风起云涌,国际汽车业遭受重创,我们依然对汽车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只有科技才能捍卫未来,和谐才是真正的美好。

为推动全球汽车工业的创新与发展,福田汽车携手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The 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简称IDSA)于2009年8月底举办“科技&未来之美”首届国际概念汽车设计大赛。本次大赛由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简称Icsid)认证,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联合协办,由中国交通工具设计教育联盟(CADEA)与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

本次大赛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赛事,除了邀请全球设计院校学生及汽车设计爱好者参加之外,评审团更是由全球知名人士构成,包括国际顶尖汽车设计机构Italdesign乔治亚罗设计机构副总裁、设计中心董事法比齐奥˙乔治亚罗,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主席Carlos Hinrichsen,意大利TESCO汽车设计公司设计与技术执行顾问奥拉˙道多索,国际著名设计机构I.de.A设计院首席设计师Umberto Palermo,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统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美术学院责任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福田汽车总设计师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邬学斌等。

本次大赛除了有初赛、复赛两个环节之外,还有设计管理领域的最新尝试——E-TEST网络测试。大赛设有十二项大奖和二十项入围奖,除高额的奖金外,获奖者还将获得毕生难忘的体验——其作品将制作成车模并在“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展出。

除此之外,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汽车设计大赛,本次大赛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要求参赛者对“QUICK”一族的未来生活形态进行场景设计,以此激发参赛者的设计灵感与热情,使概念汽车的功能设计更加突出,进一步推动汽车设计的自主创新,令大赛真正体现出“人˙车˙生活”的和谐未来。

二、组织机构

福田汽车(http://www.foton.com.cn/)

福田汽车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商用车制造商,是一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09年,福田汽车以268.3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5位,稳居中国汽车行业“三甲”。同时,其品牌口号更新为“科技&未来之美”。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http://www.idsa.org/)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简称IDSA)是一个代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的组织,旨在提高设计的质量,增进设计的积极影响。该组织有三重使命:通过增加业务范围,扩大联系和影响,提高领导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通过专业发展及教育来促进设计质量和信度;扩大设计行业范围,增加行业价值。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http://www.icsid.org/)

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简称Icsid)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非盈利性工业设计专业组织,旨在提升全球工业设计水平,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组织。目前,Icsid在全球50个国家拥有150个会员单位,代表着全球约15万名工业设计师。Icsid会员包括专业协会、宣传机构、教育机构、政府机构、企业等,协会致力于促进这些机构的合作与互动,为它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国际平台,以实现利益、经验及资源共享。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http://www.dolcn.com/cida/)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是由中国从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工作者,以及支持和热心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事业的有关部门、企业家和活动家,自愿联合组成的全国性的行业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http://www.bidcchina.com)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成立于1995年,直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政府推动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旨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上突出设计价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

中国交通工具设计教育联盟

中国交通工具设计教育联盟(CADEA)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系六所院校以及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共同发起,其成员包括中国众多设计学院,旨在进一步加强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间的教育项目及学术交流活动。

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http://www.sinoprogress.com/)

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成员企业,成立于2000年,由零点调查与具有国际咨询服务背景和在中国市场有实战经验的资深专业人士共同投资建设,“前进策略”锁定企业、政府及NGO中广泛存在的营销和管理咨询需求,为客户提供得到市场和消费者验证的策略选择。

三、设计主题 ——“科技&未来之美”

参赛作品既要体现出集成知识、链合创新的科技性,又要展现出人本需求驱动的未来性;最终以先进的科技和未来理念,创想一个“人˙车˙生活”的和谐美好未来。

四、设计理念:“QUICK”一族的未来生活形态设计

v 设计背景:

在未来5至20年之内,“人·车”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面对未来,我们都怀有一个共同的向往——即“人、车、自然、科技与未来”的彼此和谐(见以下“和”圈图)。

未来生活形态——“和”

v

设计对象:

请在以上未来生活形态“和”的背景下,为刚刚踏入社会的“QUICK”群体(20~28岁)设计一款车,充分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

“QUICK”群体:

Q——Quality. 对于刚刚起步的事业,他们正在全速出击,但绝不放松对生活品质的无限追求。

U——Unique. 他们追求个性,追求独一无二的独特性,但却不愿被人看作“异类”。

I——International. 他们的生活和心态都很国际。

C——Contradictory. 他们是矛盾的聚焦点:他们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却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生活,快乐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必须有车,但他们更是环保主义者,“绿色”观深植于心;他们追求刺激,但更注重他人和自身的健康与安全;他们喜欢纷繁变化的世界,但有时也需要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平静;他们通常喜欢享受独身或者二人世界,但也珍惜家庭聚会的日子,更不会错过圈子的任何活动。

K——Knowledgeable. 他们知识丰富,高科技与虚拟世界是他们生活的关键词。

v 未来生活形态概念说明:

参赛者通过描写一段文字(即“未来生活形态概念说明”)来展现“QUICK”群体中某一个或几个主人公的未来生活场景,充分体现“QUICK”群体的特质,并以此作为概念汽车的功能设计来源。

五、设计要求:

1. 设计车型为乘用车,全部设计皆为新能源车型;

2. 设计要体现“科技&未来之美”的大主题,作品要勇于创想;

3. 作品要应用“未来生活形态”的设计理念,从“QUICK”群体的未来生活形态的功能需求出发,形成“未来生活形态概念说明”;

4. “未来生活形态概念说明”要求逻辑性强、概念清晰、视野领先,并将汽车设计与未来生活形态紧密结合;

5. 设计作品的内涵需透过作品本身表达清楚;

1. 设计作品要求完成度高、符合主流审美,凸显与现今车型的差异性。

六、参赛资格:

1. 全球设计院校在校学生、汽车设计爱好者均可参加。

2. 参赛者可以以个人或团体(团队成员必须控制在三人以内)形式报名,但赛事评奖不再区分个人和团体。

3. 学生参赛者要事先得到所在院系同意才能报名参加比赛。

4. 与主办方、协办方、评审委员会相关的人员及其家属均不能参加比赛。

5. 在线填写报名表,并附上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学生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复印件、2寸正规照及生活照各一)。

6. 作品设计者必须是本人,若冒名顶替,一经查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7. 参赛作品皆为全新设计,不得使用过去参加过比赛的作品,一经查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8. 参赛作品不能做任何记号,一经查处,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者的参赛资格。

9. 参赛者免收报名费。

七、比赛进程:

第一阶段 校园路演及大赛报名: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

在该阶段,大赛组委会将到中国五大院校进行校园路演及宣传,同时会邀请全球众多设计及理工院校参赛,中国交通工具设计教育联盟也将积极投入到参赛的准备中。

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为大赛的报名时间,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方网站(www.science-future.com.cn)报名。

第二阶段 初赛作品提交:2009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20日

1、在规定的时间内,参赛者需提交设计图文稿,具体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未来生活形态概念说明。参赛选手需要对“QUICK”群体的某一个或几个未来生活场景进行假想,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延伸出汽车造型的功能需求。内容包括:

a. 作品名称。要求能高度概况参赛者设计概念。(不超过10字,中国境内的参赛者请用中文及英文,中国境外的参赛者请用英文)

b. 场景设计:描述未来5至20年内,“QUICK”群体中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生活场景,透过其个性喜好、生活场景以及周围环境引发出对汽车造型的功能要求。场景要围绕“科技&未来之美”的设计主题。

c. 中国境内的参赛者请用中英文双语描述,不超过600字;中国境外的参赛者请用英文书写,不超过600字。

d. 选手作品需围绕其概念说明进行设计。

(2)设计草图及说明。能体现出选手汽车概念设计发展过程的设计草图。

(3)效果图及三视图。

2、提交的设计图文稿为电子版文件,jpg格式,A3 幅面(297mmX 420mm),不超过1M,分辨率为200dpi.

第三阶段 初审:2010年1月4日至2010年1月12日

评委会初审,之后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布入围名单。

第四阶段 复赛:2010年1月15日至2010年1月底

评委会复审时间为2010年1月15日至2010年1月21日。

2010年1月底,组委会通知部分获奖者以1:4的比例制作车模,同时发放车模制作及运输费用补贴。

第五阶段 E-TEST网络测试: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4月10日

根据“QUICK”群体的特征,通过网络对获奖作品进行概念产品设计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评审结果比照,获得融入消费群体特征分析的大赛设计作品分析报告。

第六阶段 车模递交: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4月10日

获奖选手在4月1日至4月10日期间将完成的车模寄送至大赛指定地址。

第七阶段 颁奖及展览:2010年4月23日至2010年5月2日

大赛颁奖仪式将于2010年4月23日在“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举行,公布大赛设计作品分析报告,同时获奖车模将在车展期间展出。

? 保密条款及作品申明:

1.若报送材料内涉及保密性信息,请注明。若没有说明,则由此引发的纠纷,主办方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2.曾经参加过其他设计竞赛或为第三方服务所设计的方案不得参赛。

3.比赛结束后,参赛作品的版权归参赛者所有,主办方如果有意向对作品进行再修改、再创造或用于商业活动中,须与参赛者另行协商。

4.参赛选手在报名前必须认真阅读参赛协议书,同意协议书内容方可报名。

5.在颁奖仪式、2010年车展、大赛官方网站等与比赛相关的传播活动中,主办方及组织者有权免费使用参赛者的设计作品。

6.大赛组委会对于所有递交作品不予以退回。

八、评审流程

本次大赛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环节,所有评委将严格按照详细评审指标为所有参赛作品打分。

为了保证大赛的公正性,所有作品将以匿名形式递交给评委评审;评审完毕,大赛组委会将第一时间向Icsid汇报评审结果。

评审标准:

大赛评委会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判:

1.参赛者是否符合参赛资格;

2.作品是否符合本届大赛的主题及其要求;

3.“未来生活形态概念说明”是否符合规定内容;

4.作品是否符合为新能源车型的外形设计;

5.作品是否具有对未来生活形态的探讨意义;

6.作品是否提供创新的人车关系定义;

7.作品是否符合主流审美观,是否体现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详细评审指标:

本次大赛以100分制计算。其中,概念指标40',功能指标30',外观指标30'。

(1)概念指标:

未来性:对于“QUICK"一族未来生活形态的背景设定及描写是否完整,是否具有代表性和明确的前瞻视野;

媒合性:通过概念说明对“QUICK"一族的未来生活形态进行清晰的概念化描述与展现,且概念说明与作品设计表达主题一致,内容相辅相成。

(2)功能指标:

科技创新:设计是否运用新科技,应用新科技元素的数量及程度;

节能环保:设计是否可以降低产品能耗,对环境保护有无积极作用;

空间概念:作品是否具有多用途空间、可延续空间等概念;

调研基础:设计是否从“QUICK"一族的未来生活形态的需求出发,使功能设计具有未来指向性。

(3)外观指标:

创新性:设计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外观创新点是否对应设计背景的生活形态,是否具有鲜明的未来、科技特点;

时尚性:是否符合国际审美。

九、奖项设置:

1. 全场大奖:1个

奖金10000美元,其设计作品的模型将在“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展出。

2. 单项奖:12个

最佳前沿科技奖

最佳创意未来奖

最佳和谐美感奖

最具人气奖

最佳组织奖

l 前三项单项奖分别设有金、银、铜奖,除了丰厚的奖金外,三大金奖获得者还将获得在“2010(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展示其设计作品模型的机会。

? 金奖:2000美元

? 银奖:1500美元

? 铜奖:800美元

l 最佳组织奖两名,将颁发给在此次大赛中展现出优秀组织能力的院校导师。

3. 入围奖:20个

入围奖获得者将获得由世界顶尖汽车设计大师亲笔签名的获奖证书及奖杯。

说明:

? 本次大赛所有奖金不含设计者版权报酬。

? 组委会将奖金发放给参赛者,不负责参赛者与其院校的奖金分配。

十、特别声明

本次大赛协调人:

北京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国良

4. 履行职务:

1、负责接收、登记所有提交的作品,按照作品递交的顺序给所有作品编号并最终递交给评委会

2、负责协调组织者、评委会以及参赛者三方之间的关系

3、负责收集参赛者对于大赛的疑问,并协调评委进行解答。

宋凯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