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人在中亚 | 地震、狼群、无人区?!
2017-12-19 21:5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提要]
每天,一台台潍柴发动机,从中国霍尔果斯口岸发往中亚,为“一带一路”宏伟战略输出源源动力。潍柴产品品质可靠、服务网络完善,深受当地欢迎。这其中,也饱含着潍柴优秀的海外服务团队的付出。
潍柴中亚服务团队,左起:王明德、张孟、赵晓光、鲁剑锋。大家总是聚少离多,今年夏天好不容易凑齐了一回
张孟,时常会想起,2009年深冬,他告别家乡,乘坐汽车跨过厚厚的黑河冰面赶赴俄罗斯的情景。
如今,他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驻外人员,带领团队常年奔波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给当地客户送去贴心周到的“潍柴服务”。
常年在外,张孟已然习惯了这样的环境。他常说,有潍柴动力就有潍柴服务;有潍柴发动机的地方,就有潍柴人。我们就是中亚地区的潍柴发动机的后盾。
“地震啦!”“没事,不用跑”
中亚地区身处欧亚大陆腹地,地震频繁。一次,当地发生了7级大地震,张孟在剧烈的摇晃中还没回过神来,只见两堵墙迅速挤到一块,几道裂缝瞬间生成。
地震后,一家服务站给办事处发来的照片
“一开始,我们很惊慌,一有震感就往楼下跑。但日久天长,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而且还学会了判断地震的强度是几级。”张孟笑着说。
在震区摸爬滚打多年,张孟有着自己的防震诀窍:只要当地人不跑,就不是大地震,我们就不用跑。
有一回,张孟和一名新来的同事出差乌兹别克斯坦又遭遇了地震。同事吓得夺门而出,但张孟却气定神闲:“没事,不用跑。”
深夜,遭遇狼群!
哈萨克斯坦的交通设施落后,城际之间以沙石路和土路为主,坑坑洼洼,一不小心车子就会陷下去。深夜驱车,最怕的就是这些坑,还有不时出没的狼群。
哈萨克斯坦最常见的路
2016年夏天,张孟和同事从阿拉木图开车赶往1400公里外的塞米市为客户做服务支持。在返回的路上,天色已暗,车子不幸陷入坑里,爆了胎。
紧急换备胎
他们急忙下车换备胎。不远处,一群野狼正紧紧盯着他们。“一双双幽绿的眼睛透着凶光,越走越近,让人不寒而栗。”
图片来源网络,配图与文字无关
狼群的围攻一触即发。
谁也没敢多说话,只是加快速度换轮胎。换好后跳上车,快速启动、脚踩油门,飞一般逃离恐怖的狼群。
深山里的无人区,只要你在,我们就在!
11月份,中国北方城市刚刚进入冬天,但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某建设项目,张孟赶在大雪封山前,完成了最后一次走访工作。
张孟与当地服务人员驱车前往无人区
此地常年积雪,海拔高达2200米,是九级地震带上群山环绕的无人区。我们中国人正在这里开山辟路、钻洞架桥。
搭载潍柴心的中国卡车
潍柴,随着“中国建设兵团”来到这里,成为了他们最信赖的动力之源。陕重汽的自卸车,山推的推土机,徐工、龙工、山工、柳工的装载机……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潍柴动力。
钻入车底检修发动机
哪里有潍柴客户,哪里就有潍柴服务。为了保障发动机高效运转,张孟带领服务团队,长途跋涉、深入无人区,提供技术支持,为客户排忧解难。
悬崖峭壁上的集装箱
无人区的条件非常艰苦。项目前期,只能用人挑肩抗马驮的方式,把建设物资运送到这里。随着一批批中国建设者的进驻,悬崖峭壁上陆续出现了一排排集装箱。红的、蓝的,那是项目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张孟他们到此地服务,也住在这些简陋的集装箱里。夜里,深山温度很低,躺在集装箱里面,寒气彻骨,非常难熬。
潍柴旗下陕重汽服务当地建设
因为品质可靠、服务网络完善,潍柴产品在中亚地区十分受欢迎。每天,一台台潍柴发动机,从中国霍尔果斯口岸发往中亚,为“一带一路”宏伟战略输出源源动力。
相关阅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