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山东智慧绿色水运工程建设获交通部点赞

2024-06-22 00:29:13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闫晓辉 薛栋文

  海报新闻记者 闫晓辉 薛栋文 日照报道

  交通运输向绿色低碳智慧方向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全面起势、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近年来,山东水运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山东水运升级新质生产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着交通力量。

  推动数转智改,科技赋能日照港智慧建造

  一年多前,山东港口日照港石臼港区西作业区内,一处不起眼的堆场,原本只是简单存放一些钢材等货物。如今,41座粮食筒仓在这里拔地而起,与周围原有的80座粮食筒仓交相辉映,形成一片规模壮观的粮仓群。

  这是正在建设的日照港粮食基地项目,工程建设现已推进至80%,项目建成后,日照港“大港口、大产业、大粮仓”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日照港粮食基地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以数智化为先导,研发智慧化云平台,实现了对现场人、机、料、法、环的全面‘智慧化’管控。”6月21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举行的2024年度山东省水运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现场,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孙正甫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智慧化“锦囊”进行了现场分享。

  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粮食系统研发人员安鹏宇介绍,日照港正在加大设备工艺改进力度,并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以智慧赋能,提升港口粮食接卸、存储能力,更好地融入国家粮食产业链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从设计到建设全程到未来运营,日照港粮食基地全程智慧化科技化加持,未来必将带动港口粮食服务能级的跃升。同时,该项目也成为日照港推进科技创新,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水运新质生产力的项目典型,是山东港口成立五年来日照港加速蝶变的典型案例。

  长期以来,日照港锚定国际领先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用能体系,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

  科技赋能智慧建造,助力港口打造一流设施,“硬核”精品项目在日照港遍地开花。

  作为山东水运精品建设项目的代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配套码头项目的智慧化同样可圈可点。

  6月21日,2024年度山东省水运工程建设现场观摩团对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配套码头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据介绍,项目整体已完成约85%。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注重数智化管理,研发使用了水运施工智慧管理平台、安责通安全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建设数据实时汇总、生产过程全面掌握。项目建成后,将提高日照港矿石运输的专业化水平,助力山东省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提升。

  以新提质,青岛港、烟台港向世界一流“加速跑”

  依海而生,向海图强。日照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山东港口以智为笔绘就智慧绿色港口的一个缩影,兄弟港口青岛港、烟台港也加入了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加速跑”。

  作为智慧港口建设的先行者、领跑者,青岛港借助一体化平台优势,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推动数字技术与港口深度融合,实现了数字化的智慧港口管理体系。

  6月21日,在2024年度山东省水运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主会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工程项目代表分享了智慧化工程建设进度。青岛港万邦矿石码头项目2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及前方180米堆场已经于2017年竣工投产。目前正在建设3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引桥、前方堆场和后方堆场以及相应的工艺流程配套设施。

  “说了算、定了干,天大的困难也不变”的建港精神,是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指引。项目部克服施工环境复杂、沉桩作业面狭小等多重困难,通过智慧化数字管理革新行业技术,全力打造智慧港口。项目建成后,对山东港口青岛港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港口功能、完善港区内泊位功能分区具有重要意义,将扎实推动山东港口建设高质量发展。

  烟台港西港区液化天然气(LNG)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是国家环渤海地区液化天然气储运体系建设重点项目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本次观摩会上烟台港的优秀代表。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完成88.6%。

  借助先进的船舶系泊软件,项目建设之初就对码头总平面布置进行了优化。同时,建设团队优化了结构施工工艺,广泛引入新工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项目管理能力。该工程建成投产后,不仅将补充山东省天然气供应缺口,还将以此为枢纽,把源源不断的海上天然气通过输气管网,送至华东、华北等地区的多个省份,推动全国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对调整能源结构、保障民生用气和保卫碧水蓝天具有重要意义。

  擘画大蓝图,全面推动山东重点水运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日照港、青岛港、烟台港工程的数智建造,是山东港口智慧港口建设的缩影,也是山东水运建设蓬勃前行,不断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

  参加了在日照举行的现场观摩会后,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陈萍对日照港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陈萍说,山东召开全省水运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是贯彻落实落细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国际物流港通道等重点工作的具体行动和积极举措。本次观摩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个观摩点都呈现出各自的技术创新、绿色建造、数字化管控等特点,亮点纷呈。通过现场观摩,可以看到日照港港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势不可挡,建成现代化的港口指日可待,山东水运高质量发展又一次进入了最好的时代。

  也正如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于培科在本次观摩会主会场讲话中提到的,在山东,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全面起势,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山东聚焦落实落细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等各项重点工作,成绩斐然。

  山东水运基础设施保障更加有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成果丰硕。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日照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三期、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等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山东沿海港口总通过能力突破12亿吨,拥有2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达到29个,大型泊位规模位居全国沿海首位,拥有全球最大的矿石码头、原油码头、集装箱码头和邮轮专用码头。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首个全自主自动化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自主研发实施的智能管控系统(A-TOS)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京杭运河主航道济宁段升级改造、湖西航道整治工程等一批项目相继完工,高等级航道里程大幅增加,航道等级快速提升。京杭运河沿线建成济宁、枣庄、菏泽、泰安4个港口,小清河沿线建成济南主城、章丘和滨州博兴、淄博高青4个港口。全省内河共拥有生产性泊位282个,设计年通过能力突破1亿吨。2023年,内河港口吞吐量完成9974万吨,同比增长18.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1万标箱,同比增长209%,连创历史新高。京杭运河济宁段首次建成数字化航道,入选“2022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数及全国典型实践50强”。小清河复航工程智慧化航道,构建了“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智能应用、机制完善”的航道管理与服务体系。建成济宁龙拱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智慧绿色发展全面提速。

  下一步,山东将加快推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港口基础设施,畅通东西互济的沿黄陆海大通道,加快发展港口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水运工程建设新发展、新突破。加快推进高等级航道建设,推进现代化内河港口建设,打造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打造更多品质工程,树立更多标杆项目。

  做好水运智慧建造工程,抢跑智慧绿色发展赛道,构建通江达海内河水运网,山东正在为水运高质量发展擘画大蓝图!

  2024年度山东省水运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实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