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9 00:00:00 作者: 来源:
车型迷雾
6月29日 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与哈飞集团签订合作理解备忘录。PSA明确表明将与哈飞"生产及销售(10座以下)商务车" 据了解 PSA此举为了考虑目前中国唯一合作伙伴——东风的利益。
根据双方的协议 合资公司将在半年后投入生产 生产的产品不仅包括标致、雪铁龙现有产品 还将包括哈飞的产品 而未来的销售渠道很有可能采用PSA目前在中国的销售渠道。
"目前谈论合作将推出的首款车型还为时尚早。"PSA中国公关交流经理乐万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PSA与哈飞签订的只是一个框架协议 更多的细节还将由专家工作小组讨论。"
PSA和哈飞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都提到了上海通用别克GL8在中国的成功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首先导入一款MPV的可能性最大。"PSA在欧洲轻型商用车市场上占据欧洲第一的位置 2006年上牌量达36.8万辆 市场占有率为17.7%。
其中 雪铁龙Berlingo和标致Partner两款轻型商用车值得注意 2006年它们的销量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特别是七座的雪铁龙Berlingo 去年销量达到34.3万辆 占据了PSA集团在这一级别车型中93%的份额。当然 也不排除PSA家族的畅销车型标致807和雪铁龙C8国产的可能。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MPV只是一个"试金石" PSA与哈飞之间不排除未来生产其他类型的乘用车 甚至是轿车的可能。
按照我国现行乘用车划分标准 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因此10座以下的商用车车型属于乘用车范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包括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中国市场MPV的销量不大。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字显示 2006年 中国市场MPV的销量达到19万辆 虽然同比增长22.6% 但是仅占乘用车总量的3.6%。
而且哈飞是生产微型车见长的企业 虽然哈飞商务车赛豹8将在下半年上市 但是哈飞有关人士表示 这款车的产能不会很高。显然 在高档MPV市场上 哈飞无论是在产品、技术、渠道方面都没有优势。而且哈飞本身也正在进行变革 迫切希望通过生产轿车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PSA平衡术
PSA和哈飞之间的合作是一次"马拉松式的谈判、闪电式的婚姻" 刚刚上任半年的PSA新总裁斯特雷夫 显然是这场"闪婚"最有力的推动者。
业内人士表示 通过与哈飞的合作 斯特雷夫既要表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又要表明对神龙目前发展速度的不满 PSA开始在中国玩起制衡"游戏"——与哈飞签订生产10座以下商务车的协议。
在全球市场上 PSA一直是全球合作的"急先锋"。早在1978年PSA就开始与以生产小汽车见长的菲亚特合作。2002年初双方将合作延续至2017年 并将共同投资17亿欧元开发两款新的轻型商用车。除此之外PSA还与宝马合作生产汽油机 与福特合作开发柴油机 与丰田在东欧联合开发小型车。
但是长期以来 PSA在中国只有东风一个合作伙伴 而且还不得不面对"神龙发展速度平缓"的现实。2006年神龙公司成立十五周年总销量达到20万辆 而同样在去年 成立仅4年的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年产量就超过了20万辆。有人说东风乘用车的重心在日产 对此PSA感到不平衡。
接近哈飞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针对与PSA的合作 哈飞也不想设定一个人为的限制 但是由于东风的实力过于强大 因此不得不低调处理。而对于PSA与哈飞的合作 东风方面也有不满 主要担心双方下一步会生产轿车。
一方面积极建设神龙第二工厂 期望在2009年将产能扩展到60万 一方面筹划与哈飞生产商用车型 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PSA正在重演跨国巨头在中国一手托两家的一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