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5 00:00:00 作者: 来源:
在充分领教了中国市场的“寒意”后,这一意大利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寻找重新切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菲亚特正试图走出与南汽合资失败的阴影。
“在2008年,我们将紧锣密鼓地推出新的进口车业务。在与奇瑞建立伙伴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这将使我们在中国的工业和商业项目进入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时期。”菲亚特汽车中国首席代表保罗·阿尔贝里诺(Paolo Arpellino)说。
在充分领教了中国市场的“寒意”之后,这一意大利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寻找重新切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收拾残局
对中国市场而言,阿尔贝里诺是一张新面孔。2007年12月初,这位45岁的意大利人从前任韩同安手中接过权杖,全面管理菲亚特集团汽车股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及日常运营事宜。
显而易见的是,上任伊始的阿尔贝里诺,面临的是菲亚特伤痕累累的中国业务。
2007年12月底,就在中国汽车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上汽收编南汽之举宣告收官的同一天,菲亚特和南汽9年的“婚姻”关系也以菲亚特撤离双方的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而正式结束。此前,由于中外股东双方之间“难以达成一致的目标”,导致南京菲亚特的车型引进动作滞缓、销量节节下滑,其2007年的销量下滑达40%。在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幅超过20%的背景下,菲亚特的成绩着实刺眼。
经销商也在大量流失。据了解,在原先的南京菲亚特的近百家经销商中,目前仍在坚持的仅剩55家左右。“经销商在观察我们,我们也在考察经销商,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菲亚特(中国)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斐璇(Franco Amadei)这样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售后服务的正常进行,分手后的菲亚特将在中国成立一家名为“菲亚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向经销商和服务网点提供零部件采购、配送与服务支持。而在这一服务公司正式运作之前,现在的服务是通过南京菲亚特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菲亚特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我们非常努力,全身投入以保证我们的经销商在这种特殊时期不要受到影响。”孟斐璇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