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涛
责任编辑:唐克
开豪车接送孩子被踢出群 到底是谁“玻璃心”
假装差距不存在,世界已经“大同”,只能是自欺欺人。假如由此产生“仇富”心理,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
家长群越来越成为新闻富矿了。近日,杭州的李先生就遭遇了一场家长群“危机”,因为他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理由是: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李先生回怼,竟然被踢出了群。
在家校关系本就敏感复杂的现状下,这件小事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孰对孰错?恐怕没那么简单。
从事情的起因来说,教师保护学生,防止学生产生攀比心理,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教育本来就应该在孩子心里种下公平、平等的种子,假如早早地就过度重视物质的话,显然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但是,有了美好的目标,却未必能做出正确的事情。一个爸爸能不能开豪车接送孩子?当然能。正如这位父亲所说的,钱是他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有什么不对?难道还要为了照顾其他孩子的心情,特意买一辆普通的车来接送孩子吗?
这位耿直爸爸的发言显然触怒了老师,但话糙理不糙。何况其他孩子真的有这么脆弱吗?其实,一个孩子怎么看待一件事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年人的影响。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引导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说,对于开什么车的问题,影星刘烨讲过一个故事,他的太太因为保姆教孩子认识车标,就把这个保姆辞退了。因为她不想让孩子知道车的贵贱,从而生出区分之心。这种做法当然有点极端,但也不失为一个值得参考的思路。归根到底,假如家长觉得车子只是代步的工具,那么不管面对什么车,自然都能够保持平常心。但是,假如家长自己就觉得车子是财富的象征,是区分人群的标准,那么,孩子当然也免不了这么想。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各种“落差”的考验。一个社会最大的公平是机会的公平,而不可能做到财富上的绝对公平。人和人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必然是有差距的,怎么面对?这正是教育的好机会。假装差距不存在,世界已经“大同”,只能是自欺欺人。假如由此产生“仇富”心理,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
培养健康的财富观,也是教育应有的内容。面对财富,很多成年人都未必有正确的认识,比如很多人一方面爱钱,一方面却又耻于谈钱,矛盾的心理导致了很多问题。其实,谈“钱”没什么可耻的,因为挣钱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是我们辛苦工作的回报。只要是合理合法的,通过正当渠道挣的钱,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去消费,无需遮遮掩掩。实际上,一个人在获取个人财富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一个人在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所以,教师要求家长不开豪车,本来就不太合理。一言不合就把人踢出群,似乎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是不是太专制了呢?就算是家长错了,也得给人家说话的机会啊!或许其中有什么误会呢?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可以在沟通中获得某些收益。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错。教师和家长之间,如果是这种服从关系的话,所谓的家校共育还怎么做?
在面对家长的时候,这位老师尚且如此“不留情面”;面对孩子的时候,又会如何?这种不容反驳的行事风格,是不是也会对孩子潜移默化,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就是由一个权威说了算的,别人都没有说话的余地?习惯于服从权威,而不是在互相尊重和交流中解决问题,这恐怕比开个豪车的危害大多了。
教育是对人心的养育,仅仅有美好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以一个高尚的名义,实施不恰当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
初审编辑:王涛
责任编辑:唐克
2018年9月20日,比亚迪王朝的开创者比亚迪秦迎来了全新一代车型的上市。与此同时,发布会还突出了未来与智能科技,除了邀请了四位开发合作者讲述各自与比亚迪DiLink系统的开发故事外,发布会上还重点发布了比亚迪全新构架——BNA。[详细]
最近一段时间,与几个年轻的90后朋友聊天,已经工作几年的他们对于购车的需求都有想法。细细聊下来,才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对于购车的出发点与80后截然不同。原本以为,80后的消费者年龄渐大,消费观更加理性。然而,从小在信息世界“泡”大的90后,对于汽车的...[详细]
10月1日至7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旅游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上海科创嘉年华将在上海浦东世博公园及庆典广场举行。 [详细]
2018年9月27日,一汽-大众2018全新一代CC华中区上市发布会在武汉知音号唯美上演。[详细]
2018年9月28日,以“赋能汽车技术革新,引领绿色智能发展”为主题的上汽大通智能道路作业车封闭道路测试启动仪式,在上海临港智驾场景测试园区举行。上海市路政局等相关合作单位也出席了道路测试启动仪式。上汽大通EC500i智能道路作业车在测试区域展示了主动避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