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城市出行

AUTOSAR中国日,加特兰重构汽车芯片开发模式

2025

/ 03/18
来源:

网络

作者:

王莉

手机查看

2025年3月18日,上海,由盖世汽车主办的“第六届软件定义汽车论坛暨AUTOSAR中国日”正式开幕。大会吸引了超过500名来自全球主机厂、Tier1供应商、芯片企业的技术专家,围绕车载通信、高性能计算平台、AUTOSAR标准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军企业加特兰作为唯一受邀的国产芯片厂商,由软件研发负责人郑珉楠分享了其创新的AUTOSAR软件协作平台,直击行业长期存在的“串行开发”等痛点。

‌破解传统开发模式瓶颈:加特兰提出协作新路径

‌当前,汽车硬件性能逼近物理极限,软件正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战场。然而,传统开发模式下,芯片企业与下游厂商的协作效率低下——芯片完成验证后,Tier1与OEM才能介入适配,导致需求脱节、重复开发等问题频发。正如论坛主办方所阐述的,软件定义汽车,本质是生态协作能力的重新定义。

“过去,芯片企业与车企的协作像一场接力赛,但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交响乐团。”加特兰软件研发负责人郑珉楠如此比喻。这位深耕芯片行业20年的专家指出,传统开发流程中,芯片企业需为验证和交付准备两套代码,而车企只能在后期被动适配,导致开发周期平均延长30%,且后期需求变更成本高昂。作为国内首家通过车规认证的毫米波雷达芯片企业,加特兰推出的‌AUTOSAR软件协作平台‌直击行业痛点。其核心在于‌统一接口标准‌和‌前置协作机制‌,通过将验证与交付接口统一至AUTOSAR扩展框架,芯片企业与下游客户可提前介入开发,实现需求对齐与方案迭代。平台已支持其全系车规级芯片,覆盖ADAS、4D成像雷达等主流场景。

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更开放的协作生态‌

郑珉楠用“四更”概括平台优势。具体来说,通过虚拟化验证环境与自动化工具链,开发周期缩短30%;采用分级权限管理与数据隔离机制,保障客户知识产权;标准化接口降低适配成本,资源复用率提升60%;支持客户基于AUTOSAR标准扩展定制需求,加速方案落地。“传统模式下,车企需等待芯片量产才能启动适配,而现在至少可提前6个月介入开发。”郑珉楠以行业常见场景举例称,某车企通过该平台在芯片流片前即完成70%软件适配,大幅压缩项目周期。

与会专家表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芯片企业与车企的关系将从‘交付-采购’转向‘共创共生’。”这一趋势在论坛中得到印证:多家企业展示了协同开发工具,试图打破传统供应链壁垒。不过,挑战依然存在。一位OEM软件负责人表示:“车企对芯片的定制需求日益增多,但如何平衡开放性与安全性仍是关键。”对此,加特兰也表示希望未来能与相关行业组织一起积极合作,推动接口标准的进一步完善。目前,其Alps、Andes、Kunlun等芯片平台的产品也在持续优化与全球30多家车企的量产验证。‌

作为中国汽车芯片自主化进程的代表企业,加特兰凭借车规级芯片研发能力,已跻身全球头部毫米波雷达供应商行列。此次提出的协作平台,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技术落地范本,更折射出中国汽车供应链从“单点突破”向“生态共建”升级的深层逻辑。未来的汽车竞争,必将是生态系统的竞争。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良强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