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汽车新闻 >焦点图片

T3出行将登陆北京等27座城市,网约车大战再起烽烟

2021

/ 03/01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

手机查看

  “我们真的需要网约车吗?”十年前的问号,早已被市场需求幻化成感叹号。
  2月26日,三大央企出资的网约车品牌T3出行公布,将登陆北京、深圳等27座城市,目标是实现一线城市全覆盖,全业务线日均订单达到300万单,巩固中国网约车行业第二、B2C出行平台第一地位。
  但是,在如今的网约车市场,要巩固已有地位也并非易事。前有滴滴出行,后有高德打车、美团打车、享道出行、曹操出行……网约车行业的竞争从未休止,而网约车市场新一轮的争战已是硝烟再起。
  出行企业拓展市场
  在网约车行业的企业背后,不仅有传统的出租车企业,也越来越多出现了汽车企业、电子地图企业、外卖送餐企业的身影。
  其中,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行业央企共同出资组建的T3出行,今年以来迈出的步伐更大。此前,T3出行已进入上海等全国21座城市。如今,依托车联网,T3出行将重新定义网约车增长路径。一方面,持续升级V.D.R安全防护系统,让出行安全看得见。另一方面,推出出租车智能化升级整体解决方案,并发起成立鳌头联盟,推动智慧交通与智能出行变革。T3出行的服务,丰富了更多新的内涵:
  一是疫情之后,“安全+健康”更是成为网约车出行的新标配。基于车联网,T3出行自主研发V.D.R安全防护系统,打通人、车、路三要素,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管理、对司机的全时段管理,用硬核“黑科技”保障司乘安全。据统计,V.D.R安全防护系统已挽回近10名司机的生命。
  二是为方便老年人打车服务,今年1月T3出行在全国入驻城市逐步上线“一键叫车”功能,帮助老年人群体使用网约车,填补“数字鸿沟”。老年用户在T3出行APP端切换至该模式后,即可进入“一键叫车”界面。新界面仅保留出发地、目的地等关键节点信息,具备大字体、无广告等特点,并且支持 “先叫车、后补填”。
  由此,使T3出行上线一年半时间实现快速扩张。截至2020年底,T3出行已投放运营车辆超4万余辆,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800万,峰值日订单突破100万,累计服务用户安全出行1.5亿次。
  “我们将积极推动网约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正如T3出行CEO崔大勇所表示的,同时,优化服务是赢得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基础。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当前,在整个网约车行业中,竞争仍然是不变的主题。其中,滴滴依然占据霸主地位,此前众多玩家试图挑战滴滴,但目前看来都还有较大差距。对此,崔大勇表示:“目标是在所运营的所有城市都攻下20%以上的市场分额。”
  但是,这意味着目前诸多出行平台都将面临着生死危机,特别是车企所建立的独立的出行公司风险更大,因为其很难达到规模效应,而庞大的资金投入会使得车企负担巨大,甚至被拖垮。而且,车企和自己的出行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很多,车企所生产的产品很多并不适合做网约车,但最终被高价销售给了旗下的出行公司消化,包括出行公司的管理人员是车企“外派”人员,很难实现自我发展。
  近年来,网约车行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烧钱补贴,滴滴对网约车业务能孤注一掷烧掉500亿元,迫使其他缺乏财力的同行只能望洋兴叹。随后,不仅是服务的优化,而且技术的发展正在占据越来越多的成分。其中,像滴滴与比亚迪生产定制网约车就是比拼“硬件”的典型之一。
  在网约车行业,除了高德打车、美团打车、享道出行、曹操出行这些已有的竞争者,竞争行列中不断涌现出新锐力量。近日,爱驰汽车获得全国网约车线上服务资质,成为国内率先入局网约车业务的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旗下移动出行战略品牌“风驰出行”将率先在江西投入正式运营,首批投入运营的车辆为旗下首款量产车爱驰U5,运营过程将由专业司机团队提供品质服务,未来将逐步扩展至海南、江浙沪等地区。爱驰汽车方面表示,入局网约车市场有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即通过以自有产品打造网约车出行平台,
  在日益增多的网约车企业行列中,其“出身”也越来越多元化。近日,自动驾驶出租车科技公司文远知行获得了广东省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网约车运营许可证,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开展网约车业务资质的自动驾驶企业。
  加强监管推动发展
  与此同时,迅速崛起的网约车市场,也亟待强化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我国以网约车为典型代表的交通运输新业态蓬勃发展,为运输服务市场带来了新活力。目前,已有21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经营许可,日均订单量在2100万单左右。
  “交通运输部将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对网约车价格行为的管理,督促公司认真履行企业主体责任。”2月26日,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公众反映的网约车相关问题,交通运输部表示,将加强监督,多措并举规范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网约车这种新业态、新模式是符合未来出行的方向之一,加强监管,才能使其健康发展。”中南大学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研究员时蔚然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善监管举措,出台政策引导,对于其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其中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集城市动态静态数据于一体的智慧出行平台。“这将为T国内的网约车智慧出行平台带来发展新机遇和重大利好。”华泰证券分析师凌岳斌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芳

相关推荐